
雖然手打麵和手工餃皮常做,完全用手感及眼睛測目食材的量;卻是很少仔細的做記錄!
手作的麵食因為用新鮮的食材來做,食材是新鮮蔬果類,有固體狀+液體,品種及氣候的不同。即使同品種也不盡相同,作者給的份量是參考用,可以知道大約的量。實際操作還得自行調整量的比例。
今天是做給小小人兒吃的一口餃子,看他吃得滿足,心裡很有成就感!
- 南瓜麵糰
- 中筋麵粉3杯(量米杯)
- 南瓜泥1又1/4杯
- 鹽1/2小匙
- 餡料
- 豬絞肉300公克
- 薑泥少許
- 醬油1小匙
- 高麗菜適量
- 白胡椒粉少許
- 鹽少許
- 雞蛋(小)1個
- 蔥花少許
作法
01
我用量米杯來測量:3杯中筋麵粉+南瓜泥(1杯)+鹽先和散。覺得太乾,再加1/4杯南瓜泥,和散再搓成糰。麵糰含水量約46%即可。別太濕,太濕的麵糰不好桿太薄,容易破。
02
成為麵糰後,拿到工作台上搓揉成光滑不黏手的麵糰(如圖)。麵糰放入器皿裡,整個容器連麵糰一起進入密閉式裡關上門,靜置1-2小時。天熱1小時,天冷2-3小時。
03
準備餡料:高麗菜切碎細、紅蘿蔔刨細,加1小匙鹽(專用量匙),攪拌均勻,用手搓出鹽水來。用手捏出鹽水來,鹽水出很多,倒掉鹽水不要。高麗菜備用。
04
豬肉+雞蛋+薑泥+醬油+少鹽攪打入味且有彈性、黏性。此時加入作法3的高麗菜、蔥花、白胡椒粉拌勻即可。
05
醒好的麵糰取1/3,桿平後搓成長柱狀,分切數個小小麵糰。小麵糰用手壓平,外圍桿薄,如會黏手,適時灑上手粉(中筋麵粉)。可以桿得很薄(如圖)
06
包入餡料,先摺一邊造型,再摺另一邊。要摺6-8摺,幾摺?隨意啦!整齊有間隔的排入盤上,灑上少許太白粉可以防止沾黏。馬上下滾水鍋裡煮或冰冷凍,想吃的時候,直接無須解凍就可以下鍋煮來吃。
07
08